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柏拉图学前教育阶段划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柏拉图学前教育阶段划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是教育学的什么阶段?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是学前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 孕育阶段
在十五世纪以前,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
1、中:贾谊的《新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童蒙须知》。
2、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
二、萌芽阶段
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三、初创阶段
从18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四、发展阶段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首次提出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适当的影响,以促成良好的习惯,儿童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
柏拉图提出,“快乐”和“痛苦”是儿童最早的两种感知,通过理性训练,可以让儿童树立善恶观,和谐地兼容这两种对立的情感。在训练方法上,他强调要利用儿童喜欢模仿的天性,引导儿童从小模仿那些与他们天性相符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的美德人物。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蕴藏着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如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阶段应重视音乐文艺、体育锻炼和道德品行的教育,学前教育中要多采用游戏法、故事法和熏陶法等。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给当代学前教育的主要启示有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正确选取教育内容,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等。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他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 , 这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柏拉图认为 , 教育应从幼年开始。 “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 ,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 最容易接受陶冶 , 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 , 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
“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 。
因为幼年时性格正在形成 , 任何事情先入为主而为以后留下深刻的影响 , 幼年时期印入儿童心灵的形象 , 在一生中都是难以磨灭和改变的。基于柏拉图 “儿童公有”的论点 , 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属于国家的职责。
简述学前教育发展历程?
孕育阶段:
在十五世纪以前,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
1、中:贾谊的《新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童蒙须知》。
2、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
萌芽阶段:
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初创阶段:
从18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西方: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福禄倍尔为标志。
1、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学前教育学之父”。1840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柏拉图学前教育阶段划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柏拉图学前教育阶段划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